新鮮出爐!一起欣賞南京大學蘇州校區一期景觀設計
來源:南京大學蘇州校區微信公眾號日期:2022-06-08 00:00:00瀏覽量:0
南京大學蘇州校區
環抱莊里山,東濱九曲河
北臨昆侖山路,南靠太湖大道
依山傍水,景色秀美
隨著一期各建筑單體陸續封頂
景觀工程建設也即將啟動
下面就讓南小蘇來帶你一睹為快,欣賞一下
新鮮出爐的蘇州校區一期景觀設計方案吧!
蘇州校區一期占地面積約21.7萬平方米(約326畝),景觀面積約16.2萬平方米,其中透水瀝青道路面積約2萬平方米,廣場及運動場鋪裝約4.8萬平方米,綠化及屋頂花園面積約9.4萬平方米,建設總投資約1.5億元,采用多層級空間架構以及智慧海綿城市設計推動綠色校園建設。
一期校園景觀空間架構包含一環、二帶、五區。
一 環
一環為環園休憩道,串接起生活、教學、運動區,提供親山臨水的環狀休憩道。
二 帶
二帶為山麓綠帶和水岸藍帶,山麓綠帶善用山體資源與景觀的親山活動,建構健康綠生活廊帶;水岸藍帶因應五大使用分區,打造兼具生態與人文的濱水空間。
五 區
五區包含學術及科研交流區、運動區、思辨區、禮儀區和起居區。
● 學術及科研交流區含科創大廈、學術交流中心,該區與校內其他組團隔離管控,并設置專屬南入口,以新穎的學術交流中心為入口意象,轉而面山,順著山麓生態池的引導進入交流區,接著迎賓前院花園式的布局,帶領進入科創大廈中軸水景反映池,最終視覺往水面無限延伸,此一序列路徑充分體驗了擁山抱水的景觀氛圍,也成就了舒適愜意的交流場域。
● 運動區含跑道及足球場、籃排球場等各類運動場地,運用復層植栽將運動場協調融入自然環境中,打造一處充滿自然養分的森林運動區。
● 思辨區含各教學組團,依據人文社科學院個別的屬性,作為庭園的設計主題,提供學子對內在自我的思辯,及對外的相互交流發表等多元的戶外空間。
● 禮儀區為東門入口,以迎賓大門及開敞的草坪廣場形塑儀式性的校園中軸。
● 起居區主要為宿舍組團,利用蘇州園林的設計元素,作為庭園的設計主題,提供完全親近自然的起居場所。
楓香大道
楓香大道致敬蘇州天平山、南京棲霞山兩大賞楓勝地,形成南大蘇州校區獨有的景觀風貌。綠化配置以楓香為主,結合櫻花、紫薇、玉蘭等開花樹木,背景林以雪松、銀杏、水杉、無患子等常綠林或色葉林為主,結合莊里山自然林相,形成四季變化的自然特色景觀大道。
楓香大道效果圖
水岸藍帶
水岸藍帶依托九曲河沿線創造 1.5 公里濱水景觀帶,并在宿舍區、行政區、運動區設置桃花園及林蔭步道,草坡及眺景平臺。綠化配置以碧桃、烏桕、垂柳、水杉等開花變葉樹種為主,并搭配黃菖蒲、蘆葦等水生植物,局部配置櫻桃、柑橘、枇杷等果樹,行溯四季變化、誘蝶誘鳥的自然景觀水岸。
水岸藍帶效果圖
學術及科研交流區
學術及科研交流區位于一期南側,包含學術交流中心和科創大廈,設計以建筑布局為基礎,重點強化建筑的入口空間。其中學術交流中心、科創大廈之間的兩座蘇式庭院尤具特色,彰顯蘇州地域文化,在現代風格的建筑群落之間,低調內斂又不失人文意趣。
一期南入口效果圖
會議廳入口的鏡面水景倒映著天空與建筑,營造了靜謐穩重的入口氛圍。建筑兩側的靜謐鏡面,與入口涌泉水景形成動與靜的交匯,倒映建筑全時段身姿,將建筑設計語匯延展至外部空間。
會議廳入口水景效果圖
鏡面水池效果圖
入口雨水花園雨期效果圖
入口雨水花園旱期效果圖
以跌水水景作為酒店入口對景,營造明快活躍的景觀氛圍。
酒店入口區組團效果圖
古建庭院東園效果圖 —— 涵碧丹楓
古建庭院東園效果圖 —— 叢桂望月
古建庭院東園效果圖——朔雪尋梅
古建庭院西園效果圖 —— 海棠春曉
古建庭院西園效果圖——松筠探幽
古建庭院西園效果圖——清風荷影
科創大廈景觀設計強化建筑“天圓地方”的空間概念,主入口強調中軸,延續至北側水岸,取印照天地、建筑與景觀串聯之意象。中軸入口兩側景觀區,點綴喬木花池座椅,提供座椅休憩。入口圓環以列植銀杏為中軸,端景設置公共藝術,形成視覺焦點。
環繞并映照建筑的水景池,打造科創大廈西側入口高端、簡約的入口形象。
科創大廈入口效果圖
內庭院綠意景觀,以灌木地被層次變化延續軸線的序列,并點綴喬木于其間,為師生提供一處靜謐角落。
內庭院效果圖
屋頂花園以簡潔、規整的景觀設計為主,充分考慮人性化,為師生提供多樣化的休閑活動空間。運用各式植物種類,打造四季皆有景的景觀環境。內院與屋頂綠化以軸線方向為行走動線,打造科創大廈屋頂中軸觀景休憩空間。
屋頂花園效果圖
運動場區
運動場區結合眺望九曲河景致,規劃觀景草坪廣場及休憩帶,銜接兩側水岸步道及休憩平臺,延伸至博士宿舍區。豐富的植物層次,為學生營造了良好的休憩空間與運動場所。植綠成帶,掩映空間,運動場地與住宿區咫尺之隔。
堂屋苦讀不知倦,校場揮灑礪青春。
運動區域效果圖
思辨區
思辨區由數字經濟與管理科學學科群樓的中央穿堂串接形成一建筑群組。中央穿堂以山體造型構成內部空間與外部景觀,穿堂側之天井則形成山水谷地意象。以山體旁的聚落空間想象塑造了兩側庭院,一方為曲徑內院,一方為靜思內庭。
屋頂平臺區利用建筑坡度高低變化,創造曲折趣味的景觀路徑,并以大面積開放式座階及樹蔭休憩花池配置,形塑高低層次曲折的多樣區域,引導學生聚集,創造休憩、交流之場域空間。
屋頂平臺效果圖
內庭院以溪流為景觀核心,表達“江海成于小流,學問自于敦行”的精神內涵。配合造型植物、磚瓦小景,形成一處銜接室內外的蘇式別苑。
內庭院效果圖
禮儀區
禮儀區含行政會議樓及周邊景觀,是一期入口形象空間,打造具有儀式感的展示界面,選用簡潔、大氣的景觀元素。
進入校園的第一印象空間為映照行政會議樓景致的大型水景及廣闊草坪,象征學校開放而富人文的學習環境。透過開放草坪及架空的穿堂,得以看見莊里山作為背景,呼應校園所處擁山抱水情境特質。
迎賓廣場軸線草坪與草花相互交織,兩側陣列的銀杏與香樟凸顯主入口氣勢。
迎賓廣場效果圖
起居區
起居區含本科生宿舍、研究生宿舍及餐廳區域,滿足學生日常生活所需的大部分功能,景觀在保持連通性的基礎上豐富室外景觀功能。
起居區以聚落的形式布置,分為研究生與本科生兩大區塊,兩大區塊配合空間形式限制,同時以自然地景想象,形成“田野風光”與“谷地流域”兩種空間特色。研究生宿舍以矮灌及地被植物形成田野意象,銜接半穿透的內院,形成返家的空間序列。本科生宿舍于入口及內部創造斜面草坡,形成谷地場景,地面則以流動的水紋,隱喻溪流的想象,宿舍成為幽靜的場所。
廊架空間以活潑的曲線分割地被、草花種植區域,增添綠化層次感。
廊架空間效果圖
中央斜坡以低矮綠帶覆蓋,使視野更加開闊。
沐光草坡效果圖
博士生宿舍位于運動區東側,延展部分建筑語匯,形成景觀空間總體格局,在重要出入區域形成逗留集散場所,形成硬質場地與綠地的呼應。
博士生宿舍西南出入口空間效果圖
博士生宿舍屋頂花園延續教學樓屋頂綠化的語匯,花臺座椅搭配復層草花。
博士生宿舍屋頂花園效果圖
每一塊景觀設計都心意滿滿
看完這些景觀設計的效果圖
大家心目中蘇州校區的形象
是不是逐漸建立起來了呢
南小蘇已經迫切希望這些景觀設計趕快建成啦
希望在不久的將來
蘇州校區的學子們都能擁有一個
美麗而舒適的學習生活環境